退休之後應該做什麼?找到你的退休生活工作模式!

退休之後應該做什麼?找到你的退休生活工作模式!(圖片來源:pixabay)

你們猜猜,退休的人最想做的事是什麼?很多人會以為是環遊世界或是實現夢想之類的願望,結果沒想根據調查答案竟然是「再找一份工作」。這個結果非常顛覆大家的想法,也非常的諷刺。我們辛苦了一輩子在職場時最嚮往的是退休,卻在退休後最希望的卻是找份工作,原來很多人退休是根本沒作好準備。

沒準備好的人,這個階段驟然離開職場,頓時失去生活重心,不知道日子要怎麼過下去,倘若又沒有任何興趣或嗜好可以追求,就很容易就喪失活力,身體也容易出毛病。所以為什麼退休前興趣的培養,多元的工作歷練和退休後的自我心理建設非常重要,這樣就不會讓退休生活完全進退失據。退休前最好能開始計畫退休後的日子,培養一些興趣、嗜好、運動、養生的習慣,還有一些狐群狗黨的社群朋友,日子會比較好過些。

當然有機會的話,我還是鼓勵對休後可以持續工作,只是此時工作心態不再是以賺錢為首要目的,學習、生活以及回饋社會才是主軸,這才有別於汲汲營營的上半場人生。如果這時候要找工作,可以轉為顧問或是兼職及義工性質工作,時間彈性多一些,才是好的退休生活。

一部分時間工作,一部分時間享受生活,如此既可以增加一些收入,也不會和社會脫節,維持社交能力,這是「初退休」第一階段最棒的模式。保有現金收入是很重要的信心因素,可以減少家庭的負擔,也讓當事人有安全感和成就感。最重要的為自己創造舞台,讓生活更有意義。

台灣在一例一休的衝擊之下,很多人力都轉化成了派遣或外包模式,而半退休模式也可以是企業和個人雙贏的局面,倘若我們的社會讓有經驗、有智慧的資深人員用彈性工時的方式工作,這對於退休人員而言可謂經驗再傳承,資源再運用,企業則可以節省成本,同時保留資深人才,我相信這是個對個人和企業雙贏的策略。

當然有的人在這個時候重拾過去的夢想和興趣,意外的開啟事業第二春。尤其是具有企業管理經驗的資深人員,他們很容易就可以運用自己的資源和人脈建立新的工作模式。對他們來說,以前工作是為了財富和成就,現在工作則是為了興趣和意義。我相信心態不同,工作時的展現的熱情和得到的樂趣也會截然不同。

也有人離開職場後志在奉獻和回饋,因此有的去醫院或圖書館當義工,有的到偏鄉學校教書,有的運用語言和知識到國家公園、博物館當解說員……總之,讓工作有回饋社會的意義可以帶來更大的滿足。

我自己從職場畢業之後開始到大學教書,在雜誌、網路上寫專欄,接著出書,也不時到校園、企業、公益團體演講,擔任台北搖籃計畫(AAMA)的導師。「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」漸成為我近十年來的願景,雖然所做事情有限,但我仍然相信只要行動就有力量,同時能朝著願景做事仍然是人生幸福的一件事。所以就算是沒有正職或薪水的工作,只要是自己的興趣,做任何事都可以增加自己的活力和生活意義。

退休之後的人生還是有機會遇見繁枝茂葉的風景,別讓退休後只剩下吃喝玩樂和跑醫院的時間。最重要的平常多培養自己的興趣,關心社會,找一種自己喜歡的工作模式,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創作,有意願去行動,不斷地打開自己視野和心胸,嘗試各種可能性,完成夢想,下半場人生才有可能比上半場的更豐富。

(本文作者為丁菱娟,歡迎連絡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TingOlive